报告人:Neil Macrae

供稿:高天宇 潘歆乐

  

一、引言

  4月25日下午,来自亚伯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心理学院的Neil Macrae教授受IDG/麦戈文脑研究所韩世辉老师邀请,来到北京大学,在王克桢楼1113会议室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自我相关的力量》(What is it About Me? The Power of Self-Relevance)。

  讲座之初,Macrae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自我参照过程(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这一概念,回顾了过去关于自我效应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究自我与认知过程的关系,以关于自我记忆效应(Self-memory effect)的研究为代表;二是研究自我与决策的关系,比如自利偏向(Self-serving biases)。有趣的是,关于自我相关信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注意,研究者们却鲜有涉及。在讲座中,Macrae着重介绍了自己近年来对于自我相关对知觉和注意的影响的研究。

 

二、自我相关对知觉和注意的影响

  1. 研究1:社会排斥与视觉意识

  在第一个研究中,Macrae教授详细介绍了一个关于社会排斥如何影响视觉意识的实验。结果显示,与社会接纳情境相比,社会排斥情境中的被试在双眼竞争任务中会更长时间知觉到人脸(图1和2)。该结果表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对他人的感觉,比如社会排斥,的确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意识(Golubickis等,印刷中)。

  

图1

  

图2

  

2. 研究2:自我优先的必然性与等级

  在第二个研究中,Macrae教授首先介绍了前人在自我优先效应(Self-prioritization effect)方面的研究,说明自我优先效应也会影响人们的知觉。比如,在知觉匹配任务(Perceptual matching task)中,比起朋友或者陌生人,人们会对与自我关联的几何图形反应更快更准(图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Macrae教授关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自我优先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发生的?其二,自我优先等级是如何产生的?

  

图3

  

  Macrae教授采用形状-标签学习任务(Shape-label learning task)(Humphreys & Sui,2015),让被试将当下自我、一年后自我、40年后自我、陌生人与四个几何图形分别建立连接,然后让被试做一个知觉匹配任务。结果发现,在对图形和标签进行编码时出现了“当下自我”效应(Self-now effect),即在匹配条件中,比起其他图形,被试在对当下自我关联图形进行反应时,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快(图4)。而且,通过信号检测理论得到的d’在当下自我条件下显著大于其他任何条件(图4)。此外,Macrae教授通过层级漂移扩散模型(Hierarchical drift diffusion model,HDDM)计算得到当下自我的Drift rate 分布中心也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说明在当下自我条件下,知觉信息转变成决策证据的速率更快(图5)。这可能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自我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抽象,因此导致未来自我(即使是不久的将来的自我)优先效应的消失。

  

图4

  

图5

  

  那么过去的自我会是怎么样呢?Macrae教授运用相同的范式,研究过去自我是否存在自我优先效应。结果与将来自我一样,比起当下自我,过去自我的优先效应也没有了。这一系列结果说明关于时间的建构(Temporal construal)会对自我优先效应产生影响。

  此外,人们也会从不同方面来定义自我,比如人们会有不同的身份(Identities),和不同的特质(Traits)。这些身份或特质的重要性是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刺激知觉的优先等级呢?Macrae教授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第一个实验中,被试首先按照重要性的高、中、低三个等级,列出三个自己的身份,然后将这三个身份与三个几何图形进行匹配,再完成一个知觉匹配任务。结果发现,人们身份的重要性的确会影响到对图片优先等级的编码,越重要的自我身份的优先等级越高。在第二个实验中,Macrae教授运用同样的实验范式,证明了不同的人格特质重要性也会影响人们的自我优先等级效应。这两个实验都说明自我的不同成分会依据其重要程度对自我优先等级产生不同效应。

 

3. 研究3:物主身份的自我优先效应

  在第三个研究中,Macrae教授介绍了自我优先效应在物主身份(Ownership)上的体现。在实验中,被试被要求记住一些物品的所有权,例如,所有的钢笔都属于被试自己,所有的铅笔都属于另一个陌生人。其后,被试会依次看到一些物品,并对这些物品属于自己还是他人做出判断。实验发现,被试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物品判断更快。HDDM模型还显示,被试判断的起始点(Starting point)存在偏差,即被试会更倾向于做出“我的”判断,倾向于认为所有的物品都是属于自己的(图6)。此外,对于实验中的西方被试而言,即使将上述实验中的“陌生人”身份被替换为被试最亲密的朋友,这种自我优先效应也不会消失。

  

图6

  

4. 研究4:自我相关与视觉意识

  在第四个研究中,Macrae教授再次展示了自我相关性对视觉意识的影响。在实验中,被试先被要求记住三种图形与自我、朋友和陌生人的对应关系。其后,研究者采用突破连续闪烁抑制范式(Breaking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b-CFS),在被试优势眼一侧呈现视觉掩蔽刺激,在非优势眼一侧,呈现对应自我、朋友或陌生人的图形,并逐渐增加该图形的对比度,直到该图形突破抑制,进入到被试的意识(图7)。结果显示,相比于朋友和陌生人,自我相关的图形突破抑制所用的时间显著更短(Macrae等,2017)。这说明自我相关信息的优先性,在视知觉层面,就已经有所体现。

  

图7

  

5. 研究5:自我相关与视觉对比度敏感性

  上述研究展示了人们对于自我相关图形本身的加工是如何被影响的。那么,自我相关信息是否也可以广泛地影响人们对于其他视觉信息的加工呢?在Macrae教授介绍的最后一个研究中,他使用了Carrasco,Ling和Read(2004)曾用于研究瞬时注意(Transient attention)增强对比度敏感性(Contrast sensitivity)的范式。在Carrasco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空间中的某处呈现一个线索,使被试将瞬时注意转移到该空间,则被试对于随后出现在该空间的Gabor刺激的对比度敏感性会增强,体现为该空间出现的探测刺激与标准刺激的主观相等点的降低。

  利用相同的范式,在Macrae教授的实验中,他首先让被试学习三种图形与自己、朋友和陌生人的对应关系。随后,在屏幕上的某一空间,他为被试呈现这三种图形中的某一种以作为线索。接着,线索消失,屏幕上同时呈现两个Gabor斑块,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始终保持8%的对比度,另一个是探测刺激,对比度在2%-16%变化。被试被要求判断屏幕上的两个Gabor斑块哪一个具有较高对比度(图8)。结果发现,对于所有线索图形(自己、朋友和陌生人),主观相等点都小于8%,说明在线索出现的区域,对比度敏感性都得到了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自我图形作为线索图形的情况,这种对比度敏感性的增强尤为明显(图9)。该结果表明,自我相关再一次对视觉加工产生了影响,增强了视觉对比度的敏感性。

  

图8

  

图9

  

  此外,Macrae教授还研究了不同的自我身份(Identity)对于增强对比度敏感性的影响。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列出一种高重要性的自我身份,一种低重要性的自我身份,以及一种与自己不相关的身份,将这三种身份分别与三个图形对应,并完成同样的范式。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不重要和不相关的身份,高重要性的自我身份显著更强地增强了对比度敏感性。

  

三、小结

  最后,Macrae教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他指出,自我相关对知觉和注意存在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各种不同的任务中。但是,这种自我优先性又并不是必然发生的,自我的不同时间建构、不同特质、具有不同重要性的身份,都会对是否产生自我优先效应有所影响。Macrae教授还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指出了方向:其一,可以关注这种自我优先效应的个体差异。例如,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优先效应是否会有所变化?对于具有不同水平自尊的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病人,是否都有这种自我优先效应的存在?其二,可以研究自我优先效应的文化差异。已有研究证据表明,在有关物主身份的研究中,中国人对于母亲所有物品的反应时要短于自己所有物品。那么这种自我优先效应是否会存在更为普遍的文化差异?其三,有关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神经活动和脑网络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讲座最后,在场老师和同学对实验细节进行了提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Macrae教授都一一作出了耐心又精彩的回答。本次学术报告在良好的互动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