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交流会在吕志和楼338会议室举行。会上,鲍平磊研究员分享了他在人类下颞叶客体识别的功能组织原则及其神经机制与塑造上的研究进展,并同与会PI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PI交流会现场

  对物理世界中的物体或客体进行识别是许多认知功能的基础。人类的下颞叶完成这一重要功能的组织原则及神经机制仍未被完整地解答。鲍平磊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此前于猕猴IT区发现并建立的客体空间模型。这个客体空间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立,并能解释猕猴IT区的多个功能网络(Bao et al., 2020)。基于此,他希望探究客体空间模型是否能够解释人类下颞叶的功能组织。研究发现类别特异性反应脑区与客体空间地图体现的特征选择性脑区高度重合,并在被试间体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此外,由客体空间所构建的编码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被试在观看电影时大部分下颞叶体素的反应,说明客体空间模型不仅可以解释单一物体的反应,也可以解释复杂自然刺激的神经反应。

  客体空间模型提示我们,下颞叶神经元或表征的是客体的某些特征而非客体的具体类别。针对这一问题,鲍平磊研究员对客体表征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索。课题组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由真实物体生成了一系列假物体,以区分物体携带的类别信息与特征信息。对照真实物体,被试间对于假物体的类别描述十分不一致。但与之相反地,观看这些假物体的神经反应与客体空间中对应位置的真实物体的神经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观看真假物体形成的客体空间地图也高度相似,为上述猜想提供了有力证据。

  鲍平磊研究员作报告并同与会PI交流

  最后,鲍平磊研究员继续介绍了关于视觉经验如何塑造下颞叶功能组织的研究。对文字特异性反应的视觉词形区(VWFA)是人们认为视觉经验塑造下颞叶神经表征的重要证据。从脑功能成像和计算模型不同角度证明了客体空间的建立依赖于视觉经验的影响。

  会上,围绕下颞叶客体识别的功能组织原则及神经机制,与会PI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彼此的研究经验,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并对后续实验探究表示期待。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交流会每月定期举行,旨在加强研究所各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跨学科研究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