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非常复杂,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4月14-16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的“健康中国产业领袖"项目第四期培训班开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课上指出,大脑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器官,然而目前我们对大脑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

 

  陆林院士正在授课。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供图

  

  人脑神秘且复杂,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

  世界范围内,每4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受脑疾病的困扰。脑疾病发病率高,造成的疾病负担已达人类疾病总负担的30%。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科学家投入到神秘的大脑研究中,是陆林院士的毕生愿望。20多年前,在美国求学的陆林院士走到了人生的分岔路,留在美国继续做研究还是回到中国成了难题。当时,国内脑科学研究和相关技术跟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抑郁症、痴呆、成瘾等脑疾病的临床诊疗缺乏大规模人群循证医学依据和统一的标准。

  “当时我的导师告诉我,你应该回去,人脑是非常复杂的器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你应该回到你的祖国去培养更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让更多的人进入脑科学的探索领域中。”陆林院士回忆。

  回国后陆林院士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工作,从2013年起任北大六院院长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起源于1942年许英魁教授创建的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精神科,1980年在中国现代精神卫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渔邨院士的努力下独立建所,在历任所长和全院的共同努力下已连续十二年获得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和“专科声誉排行榜”精神医学专科榜首。陆林院士发挥自己和北大六院在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领域的专业专长和影响力,积极推动全国心理健康政策制定、精神障碍诊疗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陆林院士本人作为精神科和睡眠科医生,长期坚守在临床一线,用精湛的医术为广大病患减轻痛苦、为他们的亲人减少负担;主持编制了一系列临床指南,为我国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相关疾病临床诊疗和精神专科体系的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干预。“脑疾病诊疗的突破符合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和国家战略的需求”,陆林院士指出。近二十年全球很多国家相继推出了脑计划,2018年我国就分别成立了北方和南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同时,在领域专家们的积极推动下,2021年“中国脑计划”正式启动。陆林院士作为脑疾病领域召集人,擘画脑疾病领域研究的宏伟蓝图,推动我国脑科学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脑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日益突出的各种脑疾病,总体目标是以涵盖健康人群和脑疾病患者的全生命周期为特点,结合基因组学、影像学、症状学等多模态数据,打造集采集、分析、共享于一体的中国人脑健康多维度大数据平台,制定疗效评价体系,研发新型治疗手段。”陆林院士介绍。脑计划平台还为我国的多种脑疾病图谱、AI技术转化应用及多种脑疾病的预防干预研究提供支撑。

  脑疾病诊治需大力创新,人工智能或有较大应用空间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不断的发展,这一技术在医疗领域有很多应用的场景和可能。“从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到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的互动,从慢性疾病的管理系统到公共健康卫生系统的创建等,人工智能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陆林院士指出,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逐渐增大,资本热度也非常高。

  “具体到脑疾病的诊疗,人工智能也具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陆林院士表示,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脑的结构和功能。例如,神经科学家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人脑图像中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例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分析大规模的神经影像数据,以寻找可能导致脑疾病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最后,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测试干预药物和非药物手段的疗效。例如,科学家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特定神经调控技术的效果,例如脑电刺激和深度脑刺激等。这些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脑疾病研究的人工智能时代,”陆林院士表示,“未来随着中国脑计划的推进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脑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望得到更深入系统地阐明,也能实现对脑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精准干预。”

  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进展和创新,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脑科学和脑疾病的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