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林课题组使用线索-目标范式考察奖赏预期和空间注意定向对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在实验中,在中央注视点的左侧或右侧呈现一个颜色线索,线索的不同颜色指示不同的奖赏预期(有奖赏预期或无奖赏预期)。随后,在线索提示位置或对侧位置呈现一张情绪面孔(愤怒或中性)。被试的任务是辨别面孔的情绪表情。在实验中,研究者操纵了线索呈现到目标呈现的时间间隔(SOA),实验1的SOA为200-300 ms,实验2a(不存在中央注视点线索)和2b(存在中央注视点线索)的SOA为950-1250 ms。通过对SOA的设置,实验1中出现了空间线索促进效应;实验2a和2b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IOR)。三个实验的结果都显示,被试的反应时在有奖赏预期条件下显著快于在无奖赏预期条件下,证实了奖赏预期对任务表现的促进作用。在三个实验中都存在奖赏预期与面孔情绪的交互作用,即,愤怒条件下的奖赏效应显著大于中性条件下的奖赏效应,且该交互作用不受空间注意定向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奖赏预期能够提高行为表现,增强对愤怒面孔的敏感性,且该过程不受空间注意定向以及重定向加工的影响。
Kang, G., Zhou, X., & Wei, P. (in press). Independent effects of reward expectation and spatial orienting on the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