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噪音环境下识别语音时,人们需要在知觉层面上将目标说话人的语音与掩蔽声音分开(听觉分流)。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掩蔽声音和目标语音越相似,需要的注意资源就越多。因此,我们预期当掩蔽刺激为语音时,比起掩蔽刺激为稳态噪音时,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来加工目标言语刺激。为研究注意在去言语掩蔽中的机制,我们记录目标音节在稳态噪音和语音掩蔽下引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且分别在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掩蔽刺激为稳态噪音时,无论是在主动注意还是被动注意的情况下,目标音节引发的听觉反应是相似的,且都随着信噪比(SMR)的降低而减弱。而当掩蔽刺激为两个说话人的语音时,当注意状态从被动变为主动时,目标音节引发的听觉反应显著增强。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当掩蔽刺激与目标刺激相似时,从掩蔽刺激中提取目标刺激时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

 

 

Zhang, C., Arnott S. R., Rabaglia, C., Avivi-Reich, M., Qi, J., Wu, X., Li, L., Schneider, B. Attentional Modulation of Informational Masking on Early Cortical Representations of Speech Signals.  Hearing Research , 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