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以往经典的运动方向学习的研究,我们和其他人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了较少的位置特异性。经典的研究在进行运动方向训练时采用了恒定的刺激难度,即成对呈现的运动刺激的运动方向的差异只有一个固定的难度水平。然而,我们和其他人的研究采用的是阶梯法,即每个试次刺激的难度都会变化。我们认为采用单一难度进行多个阶段的训练会让被试采用一些局部的线索来完成运动方向的辨别任务。这种局部线索可能不能应用到新的位置,因此造成了更强的位置特异性。为了验证该假设,我们也采用单一难度的运动刺激,但是对每个试次刺激的运动方向给予小范围的变化,这样就破坏了这些局部线索。结果发现学习可以显著的迁移到未训练的位置。这种局部线索的效应也可以用来解释最近的研究中采用“训练加暴露(training-plus exposure, TPE)”的范式使中央视野的运动方向学习迁移到未训练的运动方向。但是Zili Liu和他的合作者采用单一难度的运动方向刺激结合TPE范式并不能得到同样的迁移结果。我们首先重复了他们的结果,但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给予刺激的运动方向小范围的波动,运动方向的学习就能显著迁移到未训练的方向。我们的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训练可以减少局部线索带来的知觉学习的特异性。
Xiong,Y.Z., Xie, X.Y., & Yu, C*. (2015). Location and direction specificity in motion direction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training with a single-level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 Vision Research , 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