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的显著图描述了人类外源性注意的分配情况,因为受到自上而下信号的影响,它和它的神经机制很难被研究。方方研究组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初级视皮层(V1)的神经活动能够产生自下而上的显著图(Zhang et al., 2012)。本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复杂的自然场景中。为了避免自上而下信号的影响,每一张低对比度的自然场景图片都只呈现50毫秒,并且在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高对比度的掩蔽刺激,用于保证整幅自然场景图片对于被试来说是不可见的(通过一个迫选任务进行确认)。研究人员采用了Posner的线索提示范式,通过一项朝向辨别任务来测量空间线索(即显著度)的效应,发现了一个正性的线索效应,并且其效应量和一个显著度计算模型所预测的显著度相一致。在后续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中,研究人员采用完全一致的自然场景作为实验刺激,并且测量了预测的显著性区域所诱发的BOLD信号(相对于背景),发现只有V1的BOLD信号能够预测线索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自然场景的自下而上的显著图是在V1产生的,从而为V1显著度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Li, 2002)。
Chen C., Zhang X., Wang Y., Zhou T. and Fang F. (2016) Neural activities in V1 create the bottom-up saliency map of natural scene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 (i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