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竞课题组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文章,利用先进的全组织免疫染色和三维荧光成像技术,在领域内首次系统性解析了成年小鼠、猕猴、人类肠神经系统的三维分布,揭示了急性炎症条件下肠道内儿茶酚胺能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现象,并阐释这一神经病理现象受控于SARM1信号通路且出乎意料的发挥对抗疾病的保护性功能。
李晟课题组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在线发表文章,结合行为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研究者发现知觉训练可以改变工作记忆信息在初级视皮层和顶内沟的表征模式。该研究为人类大脑可塑性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邹鹏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hemistry》上在线发表文章,综合利用生物正交反应和膜蛋白工程化改造策略,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高灵敏度和成像信噪比的荧光膜电位探针HVI。根据成像光谱需求,HVI的蛋白质骨架可借助生物正交反应搭配不同的荧光染料结构,构建出一系列跨越可见光谱的复合型探针
陆林课题组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在线发表文章,通过对来自中国34个省市的56679名参与者的在线调查,研究了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公众及隔离人群面临的精神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的守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李毓龙课题组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在线发表文章,通过一系列蛋白质工程优化,成功开发了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依赖的GRAB5-HT荧光探针GRAB5-HT1.0,其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中对5-HT的荧光信号响应幅度接近300%,对5-HT分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反应动力学速率可达亚秒级别。
高家红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发表文章,结合多模态语言理解和表达任务的实验范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该研究发现在口语和书面语的单词层面理解与表达加工过程中,位于枕颞交界皮层的视觉字形区间内存在一个跨模态的词-义整合中心,并且该区域受到额顶认知控制网络自上而下的稳定调控。
韩世辉课题组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文章,在既往工作发现了群际交互中的内群体共情偏好及神经机制以及群际冲突中对外群体复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揭示群际冲突中造成平民伤亡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为理解群际冲突中造成平民伤害的决策提供了认知神经机制解释。
张航和罗欢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有界对数赔率模型来解释大脑在加工概率信息时的系统性错误[2],其核心假定之一是大脑会自动补偿表征概率信息时的不确定性。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MEG记录人们在持续追踪相对频率信息时的脑活动,在神经层面验证了这一核心假定。
周晓林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在线发表文章,结合计算模型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个体在做出利他帮助行为决策时大脑如何对利他行为所需付出的代价和所带来的收益进行计算整合;该研究为解释在不同个体之间利他行为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神经科学证据。
罗欢课题组合作在《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发表文章,在以往发现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动态扰动”行为范式,通过在记忆保持阶段呈现有特定时间关系的多个动态亮度序列对人类序列工作记忆进行操控,同时建立了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动态扰动”背后的神经网络短时突触可塑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