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龙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首次成功开发了灵敏、特异、可遗传编码的乙酰胆碱荧光探针,并成功地在不同生物体系中实时检测内源乙酰胆碱信号,为理解乙酰胆碱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饶毅课题组在《Molecular Pharmacology》杂志发表文章“Thermoregulation-Independent Regulation of Sleep by Serotonin Revealed in Mice Defective in Serotonin Synthesis”,通过对遗传突变体的行为和脑电分析结果提供了迄今最强的证明五羟色胺参与睡眠的证据。
周晓林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题为“Decomposing gratitude: repres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gnitive antecedents of gratitude in the brain”,报道了该课题组在感激情绪产生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大脑整合不同认知信息产生感激情绪的神经机制。
张研课题组在《Neuron》上发表文章首次揭示了Draxin/DCC和Draxin/Netrin-1复合体的结构以及由netrin介导的轴突趋性和成簇现象。Draxin用它的C端结构域与DCC分子N端的4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结合,又用另一个小肽段与netrin-1的EGF-3结构域结合 。Draxin通过捕获Netrin-1进而靠近DCC受体。
饶毅课题组用了两个行为方法检测从众,首次进行了对从众的多层次的基因组分析,在《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文章证明遗传影响从众行为,并且发现了遗传与从众相关的特定基因。
王韵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文章,揭示钙感受蛋白KChIP3一种新的作用蛋白:伤害性热感受的关键分子——Ca2+通透的TRPV1受体,证明KChIP3的外周镇痛作用依赖于其对TRPV1功能的抑制,同时,构建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穿膜肽TAT-31-50,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方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文章,采用功能性核磁成像技术(fMRI)和眼动追踪技术(eye tracking),不仅率先揭示了自然刺激注意优先图在早期视觉皮层的神经机制,同时还首次揭示了除物理特异性和任务相关性以外,影响注意优先图的另一关键性因素-刺激图像的空间结构,为注意优先图理论做出了重要拓展和补充。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王韵课题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发现神经系统发育晚期调控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和可塑性的关键信号通路,为最终揭示突触发育和神经环路形成过程中多样、精确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唐世明课题组近日在《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利用该课题组最新发展的清醒猴双光子成像技术,研究了多达1000个V1神经元对近万个视觉形状的反应,发现近半数的V1神经元对圆弧、角等复杂形状选择性反应发现初级视觉皮层V1神经元对复杂形状的选择性反应
罗欢课题组在《PLoS Biology》上发表脑磁图论文,采用脑磁图(MEG) 技术揭示知觉整合过程利用了背侧视觉通路的快速特性,首先快速抽取了视觉刺激的整体(gist)信息,然后根据这个粗略的整体信息逐级返回到初级视皮层进而对局部细节加工进行指导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