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露莎课题组、时杰课题组在《eLife》发表论文,通过行为学、神经科学以及计算建模等研究手段,发现在睡眠状态下改变简单经济决策中主观偏好的方法。该研究对睡眠、决策以及临床领域的研究都有着启发意义。
周晓林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发表论文,结合认知行为模型、脑电(EE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揭示人类大脑解决双趋冲突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来自行为、脑电和磁共振成像的一致性证据,体现了人类大脑根据当下情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特性。
罗欢课题组在《eLife》发表论文,采用脑电图和行为范式研究了人类序列记忆的神经机制,发现人类大脑活动在记忆保持阶段会呈现一种时间上倒序和压缩的重演模式;该重演模式和记忆行为中的近因效应有紧密联系。该工作首次在人类脑活动中观察到记忆的序列回放,为理解序列记忆的神经机制和计算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李毓龙课题组在《Nature》在线发表文章,阐述了与小斑马雀向身边的“鸟老师”学习唱歌相关的神经环路机制。其开发的可基因编码的多巴胺荧光探针GRABDA1h被应用于检测在“小鸟学唱歌”的过程中,多巴胺神经元投射的HVC脑区中多巴胺信号的动态变化,再次证明该探针在研究多巴胺相关神经环路中的重要作用。
罗冬根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生物钟与光照同步化的神经机制,该研究重构了光调控生物钟的神经环路,发现介导生物钟与光同步化的关键脑区的损毁导致生物钟对光的电反应消失;视觉信息在该脑区通过星状拓扑的神经环路平行地传递到各个时钟神经元,实现生物钟与环境光照高效且准确的同步化。
饶毅、方方课题组在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探索人类视觉认知行为的生物基础方面开展合作,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文章,发现个体的自发知觉切换速率具有约25%的遗传力,为将知觉切换速率作为潜在的精神疾病生物标记奠定了遗传基础,同时发现不同知觉竞争范式存在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机制。
唐世明课题组在《PLOS Biology》报道清醒猴长时期“全光学光遗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猕猴视皮层神经元可以高效、稳定地表达光敏感通道蛋白,使用较低功率的光照,即可给清醒猕猴植入虚拟的视知觉,这种虚拟视知觉产生的行为效应,比从视网膜输入的真实视觉刺激还要快30ms左右。
饶毅课题组在《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发表题为“Multi-level genomic analyses suggest new genetic variants involved in human memory”的研究论文,通过多层次基因组分析,发现了包括rs7011450等基因位点,ZFAT、BCAT2等基因和mTOR信号通路、轴突引导等分子通...
周晓林课题组在《PNAS》杂志发表文章“Distinguishing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text-dependent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inequity aversion”,揭示优势和劣势不公平厌恶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差异,为理解众多社会和经济现象,如经济危机时处于优势和劣势地位的人对不公平资源分配的态度差异,提供了重要...
李毓龙课题组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A genetically-encoded fluorescent sensor enables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dopamine in flies, fish, and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李毓龙研究组开发了新型、可基因编码的多巴胺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在果蝇、斑马鱼和小鼠中检测内源多巴胺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