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怡课题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文章,发展了一种新的超分辨荧光成像手段,通过荧光标记胞浆中的钙离子同时以“暗影”的形式“反向”标记出线粒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揭示了线粒体对内质网(ER)钙库释放顺序的决定作用,并阐明背后机制。
韩世辉课题组在《eLife》发表文章,在既往科研成果,包括痛觉共情的内群体偏好以及催产素增强痛觉共情内群体偏好等发现,提出并验证了痛觉共情中的“不对称种族加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痛觉共情及催产素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群体冲突中复仇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揭示群体冲突中复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陈良怡课题组合作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发表文章,将三维无标记光学衍射层析显微成像与二维海森结构光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发明了一种新的双模态超分辨率显微镜。该新技术被命名为超分辨荧光辅助衍射层析技术(SR-FACT),让科学家首次看到细胞内真实全景超分辨率图像。
唐世明、余聪课题组合作在《Current Biology》上发表文章,报告了猕猴初级视觉皮层许多专门对格子刺激起反应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因对线条或者光栅不怎么反应,所以一直没有找到。这些格子神经元的发现,给从Julsez到达利到Morrone等人的关于林肯肖像的视觉与视觉艺术的美妙故事又添加了新的内容。
周晓林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发表文章,在内疚情绪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Yuji Naya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文章,通过检测单细胞的放电活动,发现不仅海马,鼻周皮质中也有显著多的细胞同时表征特征和位置信息,而TE区则没有。进一步的计算发现,鼻周皮质中特征和位置整合信息的反应时早于海马。
唐世明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文章,借助于新型谷氨酸探针iGluSnFR,实现了对清醒猕猴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双光子树突成像,并获得了单个V1神经元树突上兴奋性输入的精细时空功能图谱,首次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成功应用新型谷氨酸探针,为理解视觉信息处理的树突机制和计算原理提供了桥梁。
方方课题组在《Cerebral Cortex》上合作发表文章,收集了118位0到8岁典型发育儿童和31位2到7岁自闭症儿童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描绘了不同白质束的指数型差异化发育,并根据发育速度将参数化的发育过程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三个阶段。该研究为神经精神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生物标志物参照模板。
方方、罗欢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采用了同时具有较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脑磁图(MEG)技术记录人类同时注意多个视觉特征的大脑活动,并创新性通过逆向编码模型(IEM),在毫秒级别上重构了各个注意目标特征表征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人脑中特征注意的“节奏探照灯”。
高家红课题组在《eLife》发表文章,利用巧妙的实验范式,结合脑磁图(MEG)频率标记与单频点脑磁溯源新算法,将“自上而下”的言语心理表象过程与“自下而上”的听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2类不同的神经信号在频率空间完成界限分明的隔离从而实现聚焦定点分别溯源,揭示言语心理表象加工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