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鹏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文章,开发了“荧光团辅助的RNA邻近标记和测序技术”(CAP-seq),利用其系统研究了几个亚细胞区域的转录组,包括线粒体基质转录组、内质网表面转录组以及线粒体外膜附近转录组,结果表明CAP-seq对活细胞中开放区域的RNA标记具有良好的空间特异性和覆盖度。
韩世辉课题组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文章,报告了该课题组最新多模态脑成像(脑电、脑磁及功能磁共振)研究结果,揭示人类面孔种族分类加工的神经机理及其与面孔再认和利他意向的关系,对自己的理论假设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验证。
周专课题组在《PNAS》在线发表文章,在初级感觉神经系统以外的交感神经系统(遍布与全身外周器官)也存在CiVDS,提示CiVDS可能在神经系统的更多分系统中存在,揭示交感神经系统存在电压依赖钙离子非依赖分泌模式。
李毓龙课题组与合作者在《eLife》发表文章,筛选了在人体背根神经节中富集表达的G蛋白偶联受体,鉴定出了一个灵长类动物特有的胆汁酸受体MRGPRX4,并发现胆汁酸通过MRGPRX4介导胆汁淤积性瘙痒,同时发现已知的胆汁酸受体TGR5在人中不参与胆汁酸引起的瘙痒,揭示胆汁淤积瘙痒的分子机制。
周专课题组在《Brain》在线发表文章,利用清醒小鼠双光子成像技术、在体电化学技术、脑片电化学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及行为学检测技术,第一次以单细胞水平的检测在人类PD 易感基因的清醒动物模型上发现了额叶区域的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性,并且与焦虑行为相关。
杨竞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发表文章,报道了一种名为BoneClear的新技术,在领域内首次实现对于完整的成年小鼠骨骼的高效免疫标记、透明化处理及三维荧光成像。成果展示了BoneClear技术在骨骼的免疫标记及三维荧光成像中的突出优势,将服务于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
方方课题组在《PNAS》发表文章,该研究使用了一种罕见的颜色和运动错误绑定现象结合脑电记录对神经振荡在其绑定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首次证明alpha振荡在特征绑定过程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理解视觉特征绑定过程与神经振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方方、饶毅课题组合作在《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发表文章。研究对2619名中国大学生被试的轮廓整合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使用心理物理法获得了每个被试稳定的知觉整合成绩,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考察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基因对轮廓整合的贡献,进行视觉轮廓整合效应的基因分析。
方方教授课题组在《Current Biology》发表文章,采用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的群感受野(population receptive field, pRF)技术进行研究,揭示视觉拥挤效应的神经机制。
杨竞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最新开发了针对不同免疫器官全组织免疫染色和三维荧光成像的ImmuView技术,首次系统性观察了完整、未经切片处理的多种经典免疫器官和组织中的神经分布状态,揭示了神经-免疫调节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全面理解脾脏中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